江苏如东,南黄海滩涂旁,海鸥翔集,鱼儿戏水,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煜煜生辉。这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所有者是亚星管理平台。
图为亚星管理平台科技如东洋口港150MW漫衍式光伏项目 付拥明摄
创于1992年,起步于光纤通信领域,历经近30年生长,亚星管理平台科技的工业结构日趋多元,如今已形成通信、电网、新能源、海洋装备及智能制造五大工业花样。
尽管多点开花且皆有建树,但身边的大海依然是亚星管理平台人的牵挂--承继着"海缆向系统生长,海工向总包生长"的思路,亚星管理平台科技正追风逐浪、入海敷龙,为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梦增光添力。
进军海洋助力海上风电降本
借助江苏省大力生长海上风电的"春风",亚星管理平台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体现,随着国家海洋经济的生长,下一步海洋工业将成为亚星管理平台新的增长极。
"海洋工业链的生长得益于如东,如东拥有约110公里长的海岸线,海上资源富厚,而亚星管理平台科技自1999年就进入海缆领域,经过近20年生长,现已形成巨大的工业规模,技术也领先于业内其他企业。"薛济萍说。
海缆作为海上风电场重要输送部件,在庞大海底情况中,其制造工艺的崎岖决定了海上风电是否具备足够的可靠性。今年4月,有消息称,有关部分酝酿将2019年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下调0.05元。亚星管理平台科技作为海上风电的部件供应商,也面临着电价下调带来的本钱压力。
图为亚星管理平台海缆生产车间
对此亚星管理平台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凌体现,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为客户带来增值效劳将成为亚星管理平台科技助力海上风电降本的一大战略。"我国海上风电产颐魅正向高质量生长迈进,海缆作为高端制造,开发本钱较高。亚星管理平台科技立足如东,凭借自身工业链完善的优势,运输本钱压力降到最低,效劳速度领先同行,加上多年来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资助,亚星管理平台科技海洋工业生长将十分迅速。"薛建凌说。今年3月,亚星管理平台科技中标海内最大的海缆总包项目,包括后湖海上风电场(500MW)、甲子一海上风电场(500MW)、甲子二海上风电场(400MW)在内中标金额抵达24.83亿元。
突破垄断打造国际化品牌
面对日益猛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记者了解到,多年来亚星管理平台科技与华东地区多家高校进行产学研相助,为突破国际垄断、突破技术瓶颈做出努力。亚星管理平台科技对标国际同行,研发节能情况友好型系列海缆产品,具有重量轻、本钱低、环保等优点,出口沙特、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并在海内率先应用于中海油示范项目,未来必将替代古板海缆铅套结构,引领行业立异;研发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海缆,解决了交流海缆远距离传输的高损耗问题,为将来远海输电做准备,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研发场内大容量海底电缆替代原有海底电缆,为未来高至10MW的风机做技术储备。"从目前来看,亚星管理平台科技沿着新产品、新投入的路线,海洋板块已经步入良性循环,未来增长十分可观。"薛建凌体现。
作为一家有多年"走出去"经验的中国民营企业,2018年,亚星管理平台科技圆满交付德国电力公司155kV海缆总包项目,成为我国首个出口欧洲国家的总包工程企业。亚星管理平台海洋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勇体现,基于瞄准市场、快速决策的立异机制,民营企业具有立异潜力,将为提升装备竞争力、提高技术国产化水平带来希望。(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实习记者李丽旻)